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装更新换代的速度也不断加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很多居民的衣服都是两三年就成了“旧”衣,淘汰的旧衣服积压在衣柜里,越攒越多,甚至已经成了困扰很多人的难题:继续穿,几年前的款式已经跟不上潮流;扔了,一些衣服只穿过二三年,成色仍然很新,当垃圾处理实在可惜,而且也是的浪费。有了旧衣回收箱,自从放置它后,居民们都亲切称之为‘小绿’,一个社区大概有十多个旧衣回收箱,都设置在广场、十字路口、小区门口等关键位置。近日,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在 平台上,不需要提供任何公开募捐资格证明,400多元就可以定制一台旧衣回收箱,箱体上的文字可以随意印,有商家甚至建议印上“慈善总会”来吸引市民捐赠。
天气渐暖,又到了换季的时候。每次换季,不少人家里都会清理出一堆不再穿的旧衣服,留着占地方,扔了又可惜,如何处理,也是件不大不小的麻烦事,这也就有了旧衣回收箱的存在。
这几年,有公益组织开始在一些居民小区投放旧衣回收箱,方便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处理闲置的旧衣物。这些通过旧衣回收箱收来的衣物,可以捐赠给有需要的人,或是集中起来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又能传递爱心,旧衣回收箱的出现,做好了是件“多赢”的事。但从一些地方的情况来看,这其中也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旧衣回收箱能不能放、能放在哪,放了之后谁来管、出了问题去找谁,目前还都不明确,很容易让别有用心者钻了空子。前不久有则资讯,说的是浙江某地查获一批假的旧衣回收箱,模样和正规公益组织的回收箱十分相似,一般人很难辨别。
在采访中,一些市民提出疑问,这些旧衣回收箱大都设置在小区内,是否与物业有关呢?
对此,记者联系了潍坊祥瑞物业党支部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小区在几年前设置了旧衣回收箱,旧衣回收箱进入小区内,必须有社区、街办等部门审批的相关文件,他们无偿提供位置,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方便业主,对于旧衣回收箱的维护和管理以及衣服的去向,不归物业管。“我们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广大业主奉献爱心,旧物回收利用,对于具体运作流程不清楚。”该工作人员说。
在采访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旧衣回收箱的管理一直比较混乱,既没有主管部门牵头,也没有部门进行监管。前几年,小区里组织设置了一批公益旧衣回收箱,但在实际运行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后期逐渐取消了,现在剩下的多为商业旧衣回收箱。
旧衣服可以捐赠到邮政储蓄银行”衣衣不舍“项目的旧衣回收箱。
“衣衣不舍”旧衣回收箱项目在常州市启动三年多来,回收的旧衣物,大约有五分之一的衣物经过相应的消杀处理之后,会捐赠到旧衣回收箱;另外一部分品相较好的衣物经过消杀处理之后,每年会举办二手衣物发放仪式,发放给常州市的困难群众;无法再穿用的,则会作为工业生产原料进行二次利用,例如加工成车用隔音棉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逐渐步入小康,家家户户的手头都宽裕了很多,再也不是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候了,很多人都会把自家不穿的旧衣服送到旧衣回收箱里。
在小区内摆放了以慈善为名的旧衣回收箱,想做无本生意,有记者去多个小区进行采访,很多市民表示愿意将旧衣服送进旧衣回收箱来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