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电源防雷器对于通过了用户供电入口处浪涌放电器的剩余浪涌能量进行更完善的吸收,冲击容量为每相45kA以上,要求的限制电压应小于1200V,称之为CLASS Ⅱ级电源防雷器。一般用户供电系统做到第二级保护就可以达到用电设备运行的要求了第二级电源防雷器采用C类保护器
进行相—中、相—地以及中—地的全模式保护,主要技术参数为:雷电通流容量大于或等于40KA(8/20μs);残压峰值不大于1000V;响应时间不大于25ns。第三级保护目的是终保护设备的手段,将残余浪涌电压的值降低到1000V以内,使浪涌的能量不致损坏设备。在电子息设备交流电源进线端安装的电源防雷器作为第三级保护时应为串联式限压型电源防雷器,其雷电通流容量不应低于10KA。后的
防线可在用电设备内部电源部分采用一个内置式的电源防雷器,以达到完全小的瞬态过电压的目的。该处使用的电源防雷器要求的大冲击容量为每相20KA或更低一些,要求的限制电压应小于1000V。对于一些特别重要或特别敏感的电子设备具备第三级保护是必要的,同时也可以保护用电设备免受系统内部产生的瞬态过电压影响。对于波通设备、移动机站通设备及雷达设备等使用的整流电源,宜视其工作电压的保护需要分别选用
工作电压适配的直流电源防雷器作为末级保护。第四级及以上根据被保护设备的耐压等级,假如两级防雷就可以做到限制电压低于设备的耐压水平,就只需要做两级保护,假如设备的耐压水平较低,可能需要四级甚至更多级的保护。第四级保护其雷电通流容量不应低于5KA。 [4] 由于电力系统中如单相接地、长线电容效应以及甩负荷等各种原因,会引起工频电压的升高或产生幅值较高的暂态过电压,避雷器具有在一定时间内承受
一定工频电压升高能力。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在正常工作时与配变并联,上端接线路,下端接地。当线路出现过电压时,此时的配变将承受过电压通过避雷器、引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的三部分压降,称作残压。在这三部分过电压中,避雷器上的残压与其自身性能有关,其残压值是一定的。接地装置上的残压可以通过使接地引下线接至配变外壳,然后再和接地装置相连的方式加以。对与如何减小引线上的残压就成为保护配变的关键所在。引线的
阻抗与通过的电流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导线的电感越强,阻抗越大。
从U=IR可知,要减小引线上的残压,就得缩小引线阻抗,而减小引线阻抗的可行方法是缩短MOA距配变的距离,该压降通过配变外壳同时作用在低
压侧绕组的中性点处。因此低压侧绕组中流过的雷电流将使高压侧绕组按变比感应出很高的电势(可达1000 kV),该电势将与高压侧绕组的雷电压叠加,造成高压侧绕组中性点电位升高,击穿中性点附近的绝缘。如果低压侧安装了MOA,当高压侧MOA放电使接地装置的电位升高到一定值时,低压侧MOA开始放电,使低压侧绕组出线端与其中性点及外壳的电位差减小,这样就能或减小“反变换”电势的影响。3. MOA接地线
应接至配变外壳MOA的接地线应直接与配电变压器外壳连接,然后外壳再与大地连接。那种将避雷器的接地线直接与大地连接,然后再从接地桩子上另引一根接地线至变压器外壳的作法是错误的。另外,避雷器的接地线要尽可能缩短,以降低残压。4. 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定期检修试验定期对MOA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和泄露电流测试,一旦发现MOA绝缘电阻明显降低或被击穿,应立即更换以保证配变运行。在日
常运行中,应检查避雷器的瓷套表面的污染状况,因为当瓷套表面受到严重污染时,将使电压分布很不均匀。在有并联分路电阻的避雷器中,当其中一个元件的电压分布增大时,通过其并联电阻中的电流将显著增大,则可能烧坏并联电阻而引起故障。此外,也可能影响阀型避雷器的灭弧性能。因此,当避雷器瓷套表面严重污秽时,必须及时清扫。检查避雷器的引线及接地引下线,有烧伤痕迹和断股现象以及放电记录器是否烧通过这方面的检查
,容易发现避雷器的隐形缺陷;检查避雷器上端引线处密封是否良好,避雷器密封不良会进水受潮易引起事故,因而应检查瓷套与法兰连接处的水泥接合缝是否严密,对10千伏阀型避雷器上引线处可加装防水罩,以免雨水渗入;检查避雷器与被保护电气设备之间的电气距离是否符合要求,避雷器应尽量靠近被保护的电气设备,避雷器在雷雨后应检查记录器的动作情况;检查泄漏电流,工频放电电压大于或小于标准值时,应进行检修和试验;放电记
录器动作次数过多时,应进行检修;瓷套及水泥接合处有裂纹;法兰盘和橡皮垫有脱落时,应进行检修。避雷器的绝缘电阻应定期进行检查。测量时应用2500伏绝缘摇表,侧得的数值与以前一次的结果比较,无明显变化时可继续投入运行。绝缘电阻显著下降时,一般是由密封不良而受潮或火花间隙短路所引起的,当低于合格值时,应作特性试验;绝缘电阻显著升高时,一般是由于内部并联电阻接触不良或断裂以及簧松弛和内部元件分离等
造成的。为了能及时发现阀型避雷器内部隐形缺陷,应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进行一次性试验。
放电计数器是串联在避雷器下面,用来记录避雷器动作次数,掌握雷电活动规律,研究电力系统在大气过电压作用时的运行情况的的电气设备。放电计数器的电气回路由非线性电阻R1、R2、电容器C及计数器L组成,即放电计数器串联在避雷器下部与地之间,如图1所示。图1放电计数器电器回路图图1放电计数器电器回路图放电计数器一般与35kV及以上普通阀型避雷器配合使用,
当雷电流经过避雷器进入放电计数器时,电流的一部分经R1入地,另一部分经R2给电容器C充电,冲击电流过去后,电容器C对计数器L放电,使计数器动作。放电计数器的元件均固定在密封的铝盒中,高压进线端装有瓷绝缘子,地线接在计数器的安装螺钉上。[1]JSY-8型编辑JSY-8型放电计数器是对过电压保护器工作状况进行实时及累计计数的装置,通过它可以详细监视及所保护线路的状况,预知事故前异常情况,达到分析异常动
作原因,事故发生的作用。数据采集JSY-8型过电压放电记录仪采用自行设计的高速率数据处理单元,抗干扰能力强,软件数字滤波调理电路,可以实时准确记录过电压保护器三相之间动作次数。附带快速,分相累计显示历史动作次数。数据显示JSY-8型过电压放电记录仪采用STN点阵式液晶显示,清晰明了,外观美观。产品结构JSY-8型过电压放电记录仪为分体结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显示为两分体,通过RJ45接口用网
线相连接,根据现场需要,可以任意拆分,数据处理及显示单元拆分后在柜体上安装简便,只须三个螺丝。产品安装JSY-8型过电压放电记录仪依结构设计,在本体上面安装极其简单,不用动任何结构,只须解开四个接线头。毋庸质疑,可以在任何已经运行的过电压保护装置上加装此型号放电计数器。产品运行过电压动作计数器产品为无源设计,无须外接电源,由于软件设计采用了实时省电模式,本体附带高性能电池可以使用三年,电池仓更换电
池简单方便。技术标准编辑满足技术标准:GB6261-85《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实验》1、过电压动作计数器适用范围10KV及以下系统户内相间距为85及131型保护器配套用2、上图标注方法(见下表)适用系统上图标注说明10KV及以下系统JSY-Ⅲ(3.8、7.6、12.7)85相间距85mmJSY-Ⅲ(3.8、7.6、12.7)131相间距131mm3、JSY-III型过电压放电记录仪提供两
种安装方式(1)本体安装记录仪的显示部分可挂装在保护器上,不需要考虑其他问题。(2)柜门安装记录仪的显示部分安装在柜门上,因此要考虑保护器到记录仪显示部分的号线长度和柜门的开孔位置和尺寸,如下图所示。注:虚线框为记录仪显示部分的外形尺寸,此图为柜门正面图。运行与维护编辑1、放电计数器可用于户内、户外,但使用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应根据配套的阀型避雷器和所保护的电气设备考虑使用的型号。(2)按生
产广家允许使用的海拔高度使用。
与瓷套式避雷器不同,它是悬挂在空中的,必须采用三维电场、用有限元法计算其电位分布[5]。由于在结构上不能采用外并电容的均压措施。避雷器高度超过5m时,如不采取措施,其电位分布不均匀系数将达1.2,荷电率达98%。改善电位分布
的设计,并通过改变均压环的数量、大小、放置位置及深度等措施使500 kV无间隙线路避雷器(5.4m高)电位分布不均匀系数限制在10.4 %以下[5],详在避雷器整体模压注射硅橡胶过程中,避雷器各部分均处于受热状态(100℃以上)。当模压硫化完成(即避雷器密封完成),冷却后内部将形成低气压。由“巴申曲线”可知,此时电阻片沿面闪络电压大为下降,有可能在较低电压下损坏避雷器。这是生产厂家容易忽略的工艺技
术问题。 (8)影响间隙放电稳定性的因素 间隙放电电压的稳定性是避雷器保护性能的标准,棒-棒纯空气间隙与环-环带绝缘子支撑间隙放电特性本身存在差异。前者是极不均匀电场,后者是稍不均匀电场;前者放电电压稍低、分散性小,后者不仅分散性大,且受绝缘子污秽性能影响明显,当污秽引起漏电流且达到一定值时,它与避雷器本体漏电流形成一个“分压器”,明显地改变了整个避雷器电位分布,提高了避雷器放电电压值
,这是设计者必须给予充分考虑的。 与瓷外套避雷器不同,复合外套避雷器的外套采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必须进行许多验证其特性的试验[6],如耐天侯试验、耐电蚀试验、耐盐雾试验等。这些试验的要求及试验方法大部分都已体现在IEC新版本的标准中。 (1)复合外套起痕和电蚀试验 按比例制作了避雷器比例元件。雾室温度20~25℃,盐雾中NaCl含量为9.8kg/m3,以3.9L/ m3·h速度喷
向比例元件。同时将等比例持续运行电压Uc施加于比例元件上,持续时间1000h。试验期间无过流中断,比例元件复合外套无起痕、裂缝和树枝状裂纹产生,伞裙未击穿。 (2)热机试验及沸水煮试验 该项试验用于验证避雷器在冷热、机械力共同作用下法兰与环氧玻璃纤维布筒结合部分粘合剂的性能,该项试验分两步进行: 1)比例元件在下列条件同时作用下进行试验:①2次(-35±5)℃ ~(50±5)℃冷
热循环,高低温度至少保持8h,每一循环持续24h;②给比例元件施加50%额定拉伸负荷的负荷力。 2)比例元件在0.1% NaCl的溶液中沸煮42h后,立即放进环境温度的水溶液中浸泡24h,取出后在环境温度空气中静放24h,直到表面干燥。 (3)爬电比距的选择 硅橡胶的复合外套的耐污秽性能比瓷套高出66%。这是由硅橡胶的憎水性所决定的,憎水性来自硅橡胶分子中具有排斥水分子天性的。试
验结果表明: 1)复合外套耐污秽性能远高于瓷套,但尚未取得定量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