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Cr18Mn13Ni3N钢对不同大气环境中的耐锈性良好,只是在海洋大气中会有轻微的表面腐蚀。在弱酸和点腐蚀环境中耐蚀性与0Cr19Ni9钢相当,但在强腐蚀性条件下比0Cr19Ni9钢稍差。以低应力水平下耐应力腐蚀破裂性能优于0Cr19Ni9,在高应力水平下与0Cr19Ni9钢相同。对于硝酸法(65%HNO3,沸腾)和硫酸铜法晶间腐蚀检验,非焊及焊接试样均能通过。
工艺性能
0Cr18Mn13Ni3N钢的工艺性能良好,用生产常规奥氏体不锈钢的通用装备和技术可容易地生产出各种热加工材和冷加工材。与常用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相比,由于强度较高,变形抗力稍大。热加工的温度范围是1150-900℃,正确的热处理制度为1010-1100℃加热后水冷。
00Cr17Ti是一种低碳、氮含量的铁素体不锈钢。与前述1Cr17Ti和0Cr17Ti相比较,由于间隙元素碳、氮含量较低,故其耐蚀性、塑性、韧性均有所改善。此钢的用途基本上与0Cr17Ti相同,但是,当耐蚀性、深冲性能、可焊性要求较高时则可选用00Cr17Ti。
1Cr17Mo2Ti是在1Cr17Ti钢中加入~2%Mo而发展的钢种。由于Cr,Mo 的复合作用,此钢对弱还原性酸和有机酸(例如醋酸、果酸等)的耐腐蚀能力以及耐孔蚀的性能远较1Cr17Ti钢为优。 此钢种多用于制造与有机酸相接触的设备以及制盐、人造纤维、造纸、食品等工业用的耐蚀和清洁设备。1Cr17Mo2Ti钢在氧化性酸中,例如在硝酸中其耐蚀性低于不含钼的Cr17型钢,故它不适于在氧化性酸中使用。
1Cr25Ti系高铬含量的一种纯铁素体不锈钢。它在1000~1100 ℃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此钢的主要用途是制造耐氯盐(如氯化钠)溶液和不同浓度的硝酸或磷酸腐蚀的容器。也可制造换热器、蛇形管和硝酸浓缩设备。由于含铬量高、有б相脆性和475℃脆化敏感性,故长期使用温度应避开б相形成温度和450~550℃范围。
γˊ相不是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常见相。但是当其在钢中细小而弥散地在晶内沉淀时,会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及硬度。很多奥氏体、半奥氏体及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就是利用γˊ相的这种沉淀强化效应来进一步获得高强度。钢中生成的γˊ相取决于采用的沉淀强化元素(铝、钛和铌等)的不同,常常为Ni3AlNi3TiNi3Nb及Ni3(AlTi)等。γˊ相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其点阵常数与奥氏体基体很相近,因而该相开始生成时总是与奥氏体基体保持固定位向的共格关系。奥氏体不锈钢中的γˊ相沉淀主要发生在500-900℃的温度区间内,超过1000℃的加热导致γˊ相溶解到奥氏体基体中。
4.2.3、奥氏体不锈钢的适用环境与基本用途
1Cr17Ni7是一种亚稳定奥氏体不锈钢,在固溶状态下具有完全的奥氏体组织。但是,经过冷变形加工,取决于变形量的大小,会有一部分乃至大部分奥氏体变成马氏体,从而钢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同时该钢种在大气条件下也有较好的耐锈性。因而此钢主要以冷加工状态应用于承受较高负荷、又希望减轻设备重量和不生锈的设备或构件,比如铁道车辆的装饰板、传送带和紧固件等。
1Cr17钢有相当的深冲性能,同时易于抛光和冷成型,0Cr17Ti和1Cr17Ti冷成型性和深冲性能均较好。1Cr17,1Cr17Ti和0Cr17Ti均易于热加工,适合的热变形温度为1050-1150℃。为了获得微细晶粒和较好的塑性,热变形终止温度需<800℃并尽量低,同时在此温度下应有足够变形量。这三种不锈钢的热处理工艺为:700-800℃加热后空冷。1Cr17,1Cr17Ti,0Cr17Ti均可焊接,且1Cr17Ti和0Cr17Ti可焊性较1Cr17钢为佳。通常采用小电流、高焊速并使用焊接层次尽量少的焊接工艺。截面厚度尺寸大于6mm的板、管材不宜用作焊接结构件。1Cr17钢焊后不适于在导致其晶间腐蚀的氧化性酸中使用。当采用18-8型Cr-Ni奥氏体不锈钢焊条(或焊丝)进行焊接时,焊前不需预热,焊后也不需热处理。